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的是:“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只要有錢了,那么煩惱就會至少減少90%以上,同時智商和情商也會提高,更加不會亂發火。”
就如同現在的“磚家”一個勁的鼓吹農民進城一樣,可是對于農民進城之后該怎么活?“磚家”卻沒有告訴我們。
前不久小編看到的一篇文章,其中就說到了現在很多農業專家,不顧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而一個勁的瞎出建議。
按照這位農業專家的意思,那就意味著將來要有80%的農民不得不離開農村。
看到這里我相信很多農民朋友就要說了,這么多農民一起涌進城市能夠做什么?又該靠什么來養活一家老小?
雖然農民現在種地不可能致富,但是至少能混口飯吃,而且在農村有宅基地,還有個家有住的地方。
難怪賀雪峰教授會說:“城鎮化”是切斷農民后路,斷子絕孫的餿主意。
小編之前也曾發表過一篇《啥物都漲價,為何糧食不漲價?》的文章,就提到過很多地方的政府為了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甚至和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推行“農村戶口購房有補貼”,強行將農民轉移至城鎮。
而國家也確實是這么做的,鼓勵農民進城、出臺政策允許農村土地流轉、宅基地有償退出等,就是想讓農民自愿退讓出土地,讓土地大戶和經濟組織來集中管理,最終實現集約化農業。
近期就有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我國現在房價已經很難再大幅上漲了,但是卻也不會下跌。
因為,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不斷推進,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需要進程落戶,那么屆時對于購房的需求自然會上漲。
因此,農民進程買房定居,又被很多人認為是拯救中國高房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但是我想問的是:切斷中國農民后路的“城鎮化”,真的能夠支撐起中國房地產的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