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畢業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并獲得植物生物學博士學位的Siriwat Sakhonwasee,現在是泰國清邁Maejo大學農業生產學院的講師和研究員,Siriwat Sakhonwasee說:“在垂直農業技術和商業方面,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有很大的不同。"
Siriwat Sakhonwasee所在大學實驗室,用LED補光的室內種植
1
垂直農業逐漸被認可
“大約10年前,當我開始研究垂直農場時,泰國人認為我在從事一項無用的愛好。然而,在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垂直農業已經是一個嚴肅的商業概念。如今,垂直農業正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許多公司都有興趣將賭注押在上面。泰國的垂直農業概念受到了日本技術的很大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用“植物工廠”這個詞來形容垂直農業,這個術語起源于日本。上個月,泰國投資委員會(BOI)宣布,它將降低涉及這項技術的企業的稅收負擔,正式支持對植物工廠的投資。Sakhonwasee繼續說道:“我認為這對泰國的垂直農業來說是個好兆頭,就像十年前日本發生的事情一樣。
2
更多的需求
就泰國而言,與五年前相比,現在有更多關于垂直農業的研究項目。Sakhonwasee指出:“我有時不得不審查資助機構的研究提案,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如今涉及垂直農業概念的研究項目提交的頻率更高了?!边@意味著泰國的研究人員將有更多的機會探索垂直農業概念背后的科學。他繼續說:“希望這將有助于適合該國的創新技術的發展。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人們正在將更先進的技術整合到垂直農業中,比如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這個概念不僅僅是用人造光在架子上種植一株植物。而是要收集數據,不斷改進垂直農業體系。”
他說:“我認為垂直農業的商業模式有了明顯改善。更多樣化的商業模式被應用,比如Infarm的分散式模式,按需采收農產品降低農戶數量。“泰國三家突出垂直農場創業公司還使用不同的商業模式出售他們的產品,即Wangree Flesh使用訂單模式出售蔬菜,NoBitter則是使用線上渠道接觸客戶,LED Farm利用零售超市渠道銷售其產品。
泰國LED Farm創始人
3
當前的困境
“我認為,讓人們了解垂直農業產品的價值,是全球垂直農業的一個普遍問題。最近,Bowery的創始人Irvin Fain用“后有機”這個詞來解釋他們新鮮產品的價值。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描述垂直農業生產的產品沒有農藥且安全的特點,所以顧客在吃之前不需要清洗。Sakhonwasee還說:“我的同事最近和泰國LED Farm的創始人Chingchai Konthansakul先生進行了交談?!标P于垂直農業生產,他有一個有趣的想法。他解釋說,他永遠不會把自己垂直農場的蔬菜與傳統農場的新鮮農產品進行比較。相反,他炫耀他的新鮮產品是一種新產品。這幫助農場為那些一直對新鮮農產品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的消費者制定了一個合適的營銷策略?!?/p>
4
未來愿景
“在泰國,我相信在養活人口方面,垂直農業永遠不會完全取代傳統農業。我們有幸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幾乎適合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資源。但是,垂直農業可能在為高端消費者生產優質農產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要實現這一概念,必須建立一個認證過程,就像有機產品一樣。我認為,我們將看到垂直農業系統應用的多樣性,比如快速繁殖和從草藥或轉基因植物中提取藥用物質。
在其他亞洲國家,垂直農業可能在糧食生產方面發揮更突出的作用。例如,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去年就制定了30·30的目標。這樣做是為了支持本地食品生產,到2030年滿足30%新加坡人口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種植面積是一個大問題,垂直農業有望在新加坡的食品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他的例子是中東國家,那里的大部分土地是沙漠而不是耕地。垂直農業可以克服這一限制,為這些國家提供糧食安全?!?/p>
5
植物工廠在中國
近些年,植物工廠在我國的發展也是起起落落,投入成本高,市場接受度低,以及來自傳統農業生產的競爭,導致以垂直農業為特點的植物工廠無法形成良好的收益循環。由于高成本投入,勢必會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其面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北京、上海這種大都市高新階層,他們追求新鮮、健康且安全的農產品,以及愿意接受新事物的青年一代,其消費理念更加理性,目前多內的多家生鮮平臺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等,其消費群體也主要是青年人,尤其是90后。
垂直農業的產出產品,不僅僅具有新鮮、健康的特點,零CO2排放也是一個賣點。傳統農業其農產品產地與消費端往往不在一個區域,從產地到餐桌,農產品新鮮度降低并發生損耗,其次運輸過程產生的CO2,并非環境友好。農產品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是各個生鮮電商的必爭之地,各大電商在產品的新鮮、安全、服務附加值等方面爭奪市場,保證消費者獲得滿意的產品與服務,這就必然要求電商實現就近供應,減少生產產品產后運輸,植物工廠在有水、電的情況下,減少對外在環境的依靠,可在任何地方生產運營,如地下室、屋頂、室內、街道等區域,臨近居民區,就近消費,減少運輸導致的新鮮度下降及CO2排放。
生產周期短,由于內部環境的精確控制,相比原傳統露天作物,以生菜為例,可縮短5-10天的生長周期。其次,人為控制的內部生長環境,不對外界環境有依賴性,可實現周年生產供應,顯著提高了土地產出率。
資源的高效利用是植物工廠的另一個特點,最大化實現水、肥資源的產值。其次,未來隨著能源與人工補光燈產品價格的降低,垂直農業的生產運營成本將顯著降低,降低后的價格,在保證產品新鮮度、安全無農殘、健康等特點,將會迎來巨大的消費市場。
目前,在植物工廠內可以實現大部分作物的生產種植,例如,葉菜、茄果菜、芽苗菜、及部分花卉植物,未來,技術的升級,將逐步向高經濟作物種植發展,如花卉、藥用植物等。在市場上,已經存在植物工廠產出的藥用植物等,據專家介紹,植物工廠內無土栽培的藥用植物其藥用物質的含量及藥效并不會比傳統種植藥用植物的價值低,甚至品質及產量均會優于傳統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