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現狀中最大的問題在農村收入低,為了生活,只能外出。振興首先要把人留下來,要有什么項目,要有產業,能夠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養家糊口的錢,這才是解決中國農村空心村的根本?,F在的農村,平時只有些老人,小孩,只有過年熱鬧點,振興,必須振人...
鄉村要振興,產業引入是關鍵!村子存在的根本,不是修了多少條路,也不是裝了多少盞燈,刷了多少堵墻。而是在于人,這個村子里還有多少人。人都留不住,談鄉村振興就是做夢。
如何能讓村子里的人留下來?如何讓離開村子的人,再回流回來?無外乎一個錢字...
農村不是由一棟棟房子組成,而是一戶戶人家組成,要想振興鄉村,人才是關鍵。人留在村里,一家人要吃飯,老人要看病,小孩要上學,這都需要錢。如何能夠讓村里人,在家門口把錢賺到,能夠在村里,養家糊口。這才是鄉村振興的主題。
必須要讓村民增加收入,能夠在家門口把錢賺到。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修再多的路,刷再多的墻也是白搭...
原因很簡單,待在村里沒錢,遲早村民還是會流失......
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鄉村振興需要人,人在村里生活需要錢,村民在村里拿什么來賺錢?
村里最多的就是土地,土地能生萬物,怎么就不能生錢?
所以,在探討鄉村振興時,實際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優先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地方,它有什么樣的優勢資源,能夠進行怎樣的產業引入和產業延伸。如何讓這個地能生錢?
這才是最核心需要考慮的問題。
美麗鄉村項目,應該產業先行,切實解決村民收入問題。精準對接+專業服務,才是解決農村產業引入的必然之路。
要賺錢,就得有產業,原有的單純的大型作物的種植之路,肯定在中國鄉村振興道路都不通,道理很明顯,祖祖輩輩種了那么多年都沒發家致富,到你手里就能致富?
應該根據各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因地制宜。改變傳統的單獨種田觀念,發展立體種養、農產品加工一條龍建設。其實并不是說種地就不賺錢,看你怎么種。
稻蝦混養,增加土地綜合利用率。獼猴桃、特色水果種植,在打通銷路的情況下,也絕對有利可圖。
林下養雞,林下養豬。主打生態養殖業,又是一條新路子。走特色農產品的路子,才是鄉村發展的必然之路。
以上的例子還有非常多,只要有心,鄉村絕對大有可為。
比如這個項目所在地,交通區位一般,距離城市也稍遠,想要開發旅游,這里的風景也并無特別突出的一點。地塊地貌又不能進行大面積的機械化操作。
貌似好像沒有什么其他的突出點,但是這里有一點很突出,就是環境水質特別好,遠離城市,基本無工業污染。在實際項目的調研過程中,通過對這里的土樣和水樣的采集,再綜合分析這里的溪流、山地和稻田的特性。
還是得走特色農產品的路線,首先第一步引進的就是,最近大熱的小龍蝦項目。在相關農業技術機構的指導幫助下,這里率先進行稻蝦混合的新型農業模式。在對原有的土地進行整合整治之后,進行了快速試點,迅速取得了經濟效益。
同時,發現這個地方的小溪縱橫,且泉水清冽,植被豐茂。又針對性的對這里進行了人工娃娃魚養殖產業的引入。兩年時間過去,已經直接為這個村子,切實新增了超過百個就業崗位,人均月收入也超過了三千,這幾乎是之前,這個地方的單純依靠種地,之前的人均年收入了。
產業的逐漸興旺,需要快速的貨物流轉,原有的道路已經逐漸不再能夠滿足現有的需求。
這個時候,再來提鄉村改造項目,村民才會比較配合,原因很簡單,并不是村民短視,也不是村民沒有渴望新生活的想法。受限于自身的經濟條件,做任何項目,都是需要花錢的。村民手里沒有錢,項目怎么做?難道單純靠國家撥款?
三、振興鄉村,負責人需要嚴格把關
要切實讓村民都賺到錢,手里也有點閑錢,實質性的受到了益處,這個時候再來做鄉村改造項目。就順利成章了很多,當時安排駐村的人員,繼續負責這個項目的進程。
項目負責人員,必須對這個地方熟門熟路,有了群眾基礎,項目推進就快。
這里要提到一點,國家要選專業真心為農著想的領導干部,常年認真的扎根農村,與農同吃同住直到此村真正的脫貧了,在換另一個村,以點帶面,展開持久戰直到農村整體改變富裕了,才能算完成。筆者之前歷經的一個項目,為何能夠成功落地,就源于當地有個非常負責、又有良知,且真心實意服務村民的村官。
村里修路,要進行拓寬取直,村里的住戶,又多是犬牙交錯。拆了東家的墻,砍了西家的樹,挪了南家的洗衣臺,這些幾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完全不了解這個村莊情況的生人,在這里不用提開展工作,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去一個村民家調研,都可能被村民家的狗咬到。這里絕不是開玩笑,是真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村民說到鄉村改造。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自己住房的下水及排污問題,之前負責在這里駐扎的公司負責人,清晰這個村子的情況。了解這個村子的民情。
也清楚這個村子,村民的組成主題是一個梁姓的大家族。想要在這里,開展工作,不得到這個家族的認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在農村開展工作的一大特色。
中國的農村,除去眼睛能見到的,以村集體,生產隊這樣的組織架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就是這個地方的以姓氏和家族為隱形架構的傳統劃分。
一個村子里的絕對權威,除去村委會,還有就是這樣的德高望重者。有了這樣的意識,開展工作才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最后才能得到皆大歡喜的局面。
最后,鄉村振興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命題,需要無數有志鄉村振興的人來共同努力。少一些抱怨和謾罵,多一點實干。這才是真正能助力鄉村振興的正確行為。
戶戶有炊煙、人人笑開顏的美麗鄉村寫照,應該不只是停留在筆者夢里,如果更多的人能關注到這個問題,并投身到這個偉大的事業中?;蛟S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當夢想照進現實,真的是會有那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