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有不少農民朋友分不清楚家庭農場與合作社有啥區別,還有人說,我承包了上百畝地,算不算家庭農場?
對于這些問題,咱們今天就來具體解答一下,希望對農民朋友有所幫助。
概念區別
家庭農場:
這是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來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經營土地有一定的規模要求,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生產組織。這是家庭農場的基本特征,簡單點說,家庭農場就是有一定土地規模的農場主,平時自己經營,農忙時節可以臨時雇一些人來幫忙。
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2006年立法規范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主要是指具有相同生產和服務需要的農民,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經營組織。它是眾多農戶和家庭農場聯合在一起的組織,家庭農場可成為合作社的成員。合作社為成員提供農資、技術、農機、銷售等服務。
基本特征
家庭農場幾大特征:
(1)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
(2)適度規模土地,面積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100畝以上。
(3)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
(4)目前各省在試點登記注冊,沒有統一的認定標準。
合作社主要特征:
(1)至少要有五名以上農戶發起成立,農民成員至少占80%以上,成員沒有上限,可以跨地區發展社員。
(2)對土地規模沒有要求,但要有營業場所和注冊資金。
(3)農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實行民主管理。
(4)主要針對社員開展業務。
(5)合作社業務包括農資、農產品的銷售、運輸、儲藏、加工等。
(6)在縣級以上工商局登記注冊,取得營業執照。
條件要求
開辦家庭農場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一定規模的土地。
(2)掌握農業生產方法和技術。
(3)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生產條件,比如農機、倉庫等。
開辦合作社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關系。
(2)最好有農業相關經驗和背景。
(3)善于經營,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口碑好。
(4)與地方政府關系良好。
適合人群
適合辦家庭農場的人群:
(1)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農戶和家庭。
(2)轉行進入農業,希望通過適度規模經營獲利的人。
(3)熱愛農耕生產和生活的人。
(4)能吃苦、踏實、勤勞,愿意自食其力過小康生活的人。
適合開辦合作社的人群:
(1)農業產業鏈上的經營者,比如農資經銷商、農產品經紀人、農業企業等。
(2)地方上有影響力的人,比如村長、村支書和地方能人等。
(3)有經濟實力,與政府關系好的人,比如企業老板、協會領袖等。
(4)回鄉創業者,比如在外打工回鄉的人、大學生等。
看完以上的內容,你對家庭農場與合作社有哪些區別清楚了嗎?
兩者在農業補貼方面的政策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能不能享受農業補貼、能享受哪些農業補貼,還要根據相應的政策來申報。這個就要咨詢當地的農業部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