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農業市場發展規模
目前提倡的現代農業精細化生產與物聯網技術結合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以感知為前提,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全面互聯的網絡平臺構筑成功,現代農業悄然步入物聯網時代,智慧農業大局初現。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智慧農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國智慧農業的潛在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232億美元左右,并且有望繼續增長。
圖表14 2015-2019年中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中國智慧農業發展制約瓶頸
智慧農業”的全面和深度發展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的成熟和推廣,從當前國內一些“智慧農業”試點來看,反映出的首要問題是:沒有把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量化在經濟指標上。換言之,盲目的技術崇拜導致不計成本的投入,而缺少標準化、規范化,項目層次普遍偏低的示范對物聯網技術的推廣作用并不太大。所以,需要對“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進行更為科學、規范、標準的管理和評估。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智慧農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農業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投入有幾大特征:投入量大、范圍廣、較集中;一次性資金投入數額大;效益回報周期長;操作人員需專業等。但在當前,農村產業多屬小規模的分散經營,并且資源分布不均,硬件基礎設施質量普遍較低,資金投入的渠道較為有限,農戶的科技文化水平較低,這些都成為“智慧農業”發展的瓶頸。
除此之外,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大多只在實驗室操作,屬于概念性技術,與真正的農業環境進行對接還存在難度,實際應用性還有待提高;傳感器技術沒有能夠實現全方位,目前的主要應用是在感知空氣濕度、溫度,土壤水分、肥力,水資源的成分分析等方面,而對于生物體自身生長信息的感知以及其他環境因子的監測還有欠缺,再加上研發力度不夠,造價普遍偏高,不利于大面積推廣,操作不夠簡易化,農戶使用難度較大;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容量、通量還不夠,處理速度較慢,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仍是當前的攻關難點;信息決策系統的相關技術模型不夠成熟,使用率不高,運作的模式、方法都有待創新。
物聯網在“智慧農業”中的推廣和提升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在三個層面協同發展:第一層面是“物與物”的靈敏通信,需要在電路、通信等模塊對技術功能,尤其是核心技術進行研發和投入;第二層面是“物與人”的即時交互,能夠方便使用者和決策者全天候及時掌握各類數據信息,并解決傳輸速度和處理效率等問題;第三層面是“人與人”的開放式傳播,通過物聯網和云服務平臺,人與人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這是“智慧農業”發展的驅動力。這些都是“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扎實解決的問題。
中國數字農業發展現狀
拼多多上線“抗疫農貨”專區,幫助貧困地區和部分農產區解決疫情期間的農產品滯銷問題。2月10日京東開通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全面開放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等核心渠道資源,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江西省商務廳聯合省融媒體中心、江西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協調動員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順豐、中通等知名物流平臺,及省內20多家電商平臺和1500余家重點電商企業全面展開“全網電商助農行動”,借助電商渠道幫扶加快滯銷農產品銷售。總體看,在政府網站、電商平臺、協會等各方力量支持下,加之各地市長、縣長在平臺上的直播帶貨,農產品滯銷情況明顯好轉。
事實上,各地早已在積極探索和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數字化。如河南省浚縣,種糧大戶通過安裝在家里的電子顯示屏或手機App,不僅能隨時獲取各地塊的溫度、濕度、風量、雨量以及土壤墑情、病蟲害和災害預警信息等,還能通過手機遙控指揮田間的攝像頭,觀察農作物生產、拍攝實時畫面,一旦發現害蟲等異常情況也可拍照片上傳系統,由專家研判進行指導,實現雙向互動。在四川大邑縣,通過田間安裝的攝像頭、氣象監測設備、土壤檢測儀和工業級路由器,再加上天空中的遙感衛星,能使各種農田信息能及時傳輸到手機應用平臺。
從國內外實踐看,數字技術已成為農村新的生產力,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是大勢所趨,我國已進入加快發展數字農業農村的新階段。《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有力支撐數字鄉村戰略實施。在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主要指標上,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比重由2018年的7.3%提升至2025年的1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農產品總交易額比重由2018年的9.8%提升至2025年的15%,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由2018年的38.4%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70%。
對于2020年的農業數字化工作,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發布的《2020年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抓好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試點。進一步優化數字農業試點縣項目布局和設計,加強項目建設過程管理和指導,探索縣域范圍內重點農產品數字化轉型路徑,形成一批數字農業技術支撐規范和集成應用模式,總結一批可復制的數字農業發展典型案例。
中國智慧農業行業發展潛力
智慧農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其發展需要一系列條件進行支撐,目前主要需要加強三個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加大人才儲備和加強農業科研投入。隨著以傳感器為主的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當農業土地、農作物等數據獲取變得相對容易后,資本支持力度會逐漸變大,智慧農業企業以及該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農業是一個發展慢、周期長的大產業,而資本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資本也是企業競爭的最大優勢。由于農業的歷史發展現狀,農業是一個相對來說不太受資本青睞的產業。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智慧農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現代農業的高級階段--智慧農業會不斷發展出更多的農業科技公司。當前,智慧農業企業融資情況發展較差,融資輪次較低,相對于無人機植保企業,農業數據服務企業融資情況更少。人工智能的發展依靠數據的支持,農業若想完全實現智慧農業,需要首先實現農業數字化,完成農業物聯網布局,智慧農業的未來發展道路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