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連續十四年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政策扶持不斷在加大。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又是推動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的首要載體。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超過218萬個,作為新型農業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發展中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但絕大部分合作社并沒有實際的聯合農戶帶動致富,只是某些利益群體為獲取農業補貼的一個工具。
對于真正的合作社怎樣才能賺到錢呢?
首先,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
①為啥別人的合作社能申報項目,你的合作社申報不了項目?
②為啥別人的合作社能賺到錢,而你空有成片的土地,合作社不知道如何發展?
③一個縣少的幾百,多的上萬家合作社,領導為啥支持你?
其實合作社想要得到政策的扶持,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和一個必要條件。
兩個基本條件:
①運營規范。不能是一人社和空殼社,要有實實在在的農業產業支撐,有規范的財務體系和按交易量反還,要確保領導把政策和資金給了你不出事,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②有一定規模。從社員數量角度來看,不能太少,很多合作社只有5戶社員,這是不行的,從實踐中來看,起碼要有20-30戶社員才行。從產業規模角度來看,也不能太少,你說你是蔬菜種植合作社,總共才20畝蔬菜,就是領導想扶持你也說不過去,怎么也得200畝的蔬菜吧?畢竟很多項目都是競爭立項的。
一個必要條件:
合作社要有一些榮譽,最為常見的就是示范社,不管是縣級還是市級、省級,越高越好。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榮譽也要盡量爭取,比如解決殘疾人就業、婦女就業、農產品評比大賽等。領導把政策給了你,不但沒有后顧之憂,還能添彩。
很多合作社發展比較快,很多基礎的工作沒有做扎實。但是發展到一個瓶頸,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擴大,想要得到政府支持,合作社之前欠的功課就要盡快補足,做扎實。
另外,合作社哪些方面最容易獲得政府支持呢?
總共有7個方面屬于重點支持范圍:
①引進新品種和推廣新技術;
②雇請專家、技術人員提供管理和技術服務;
③對合作組織成員開展專業技術、管理培訓和提供信息服務;
④組織標準化生產;
⑤農產品粗加工、整理、貯存和保鮮;
⑥獲得認證、品牌培育、營銷和行業維權等服務;
⑦改善服務手段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其他服務。
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想賺錢,首先要自身業務過硬,通過種植或者養殖的主營業務真正能養活自己,能給入社的農戶帶來收益,而政策性的補貼要把它作為業務發展壯大的一個補充,千萬不要把政策資金看成是自己的利潤,現在的政府的項目資金不是好申請的,更不是好花的,一旦做不好會引出很多麻煩,建議各位做合作社的理事長們,打鐵還需自身硬,能在當地農業圈里混出個名堂來,能夠得到政府的關注你就離項目資金不遠了。
今年全國開始整頓合作社
清理整頓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六類:
(一)無農民成員實際參與。
(二)無實質性生產經營活動。
(三)因經營不善停止運行。
(四)涉嫌以合作社名義騙取套取國家財政獎補和項目扶持資金。
(五)群眾舉報的違法違規線索。
(六)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如變相高息攬儲、高利放貸和冒用銀行名義運營等。